AIE研究中心 宝鸡文理学院校级科研平台
AIE Research Center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chool-level research platform
唐本忠院士更多》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张鉴泉理学教授、化学系与生物医学工程系讲座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研究院院长。1957年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1982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1988年先后获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多伦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加盟香港科技大学,2009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15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下获批香港分中心,并任主任一职。现为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中国化学会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期刊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主编。 

唐本忠院士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在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 -Induced Emission, AIE)这一化学和材料前沿领域取得了原创性和引领性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类新的、重要的光物理现象和概念,自本课题组报道首篇AIE工作以来,已有60余个国家和地区数1100多个研究团队跟进此工作,每年相关SCI论文的数量和引用量均成指数增长,而且在各类光学专著中予以独立章节介绍,并已经进入相关的本科生教学中;太平洋区域国际化学会议、波兰科学院Krutyń暑期学校、英国皇家化学会《Faraday Discussion》等也将AIE列为主题展开专题研讨;应Wiley和美国化学会邀请, AIE出版相关专著2套(4本),并在《Small》等国内外期刊上出版AIE专期5期。2015年,AIE入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汤森路透联合发布的《2015年科学研究前沿》,并位于化学与材料学研究热点的第二位。2016年《Nature》一篇新闻深度分析文章将AIE点(纳米粒子)列为支撑和驱动未来纳米光革命的四大材料体系之一,也是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原创的新材料;美国CNBC电视台也在 “Year of Cancer”的主题实况专访节目中,向全球直播介绍AIE荧光探针在识别癌症细胞等领域的应用。2017年,基于AIE研究的分子聚集发光基础研究中心项目获批,并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作为AIE概念的提出者和研究的引领者,唐本忠教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引用83000余次,h-指数为134,并于2014-2017年连续入选化学和材料双领域高被引用科学家。同时,唐本忠教授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及奖励,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第一完成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第27届夸瑞兹密国际科学奖(2014)、美国化学会高分子学术报告奖(2012)、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第四完成人)、裘槎高级研究成就奖(2007)、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2007)和爱思唯尔出版社冯新德聚合物奖(2007)等。


小组动态更多》

        自2001年唐本忠院士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的概念以来,AIE相关研究蓬勃发展,硕果累累。全球科研评估权威网站汤森路透发布的《2015研究前沿》中,AIE的相关研究位于全球化学和材料十大前沿领域中的第二位。国内外众多杂志和媒体先后对AIE材料和相关研究进行亮点报道。在《自然》发表的“纳米光革命正在来临”的科学新闻深度分析长文中,AIE纳米材料(AIE点)被列为支撑即将来临的纳米光革命的四大纳米材料体系之一。

        2018年唐本忠院士获得CCTV科技盛典科技创新奖;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7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借此契机,宝鸡文理学院批准筹建AIE研究中心(校级实验室平台)。研究中心挂靠宝鸡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于2019年4月正式成立。研究中心聘请“AIE之父”唐本忠院士为名誉主任,立足于AIE原创性概念,瞄准AIE研究的前沿问题,致力于AIE材料的开发应用、机理研究和产业化。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扶持下,研究中心努力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一个由数名核心教师骨干组成的优秀科研团体,推动AIE研究领域和宝鸡文理学院科学研究的发展。